55世纪 - 55世纪
55世纪2022-12-12

东西问丨魏海敏 :虞姬与艳后,东西方戏剧中 的女性之美有何不同 ?******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虞姬与艳后 ,东西方戏剧中的女性之美有何不同 ?

  ——专访梅派弟子 、台湾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

  中新社记者 李晗雪

  作为京剧梅派传人梅葆玖 的大弟子 ,台湾京剧艺术家魏海敏不仅在戏剧舞台上呈现了杨贵妃 、穆桂英等梅派剧目的经典女性角色 ,也在新编戏剧中塑造出改编自希腊古典悲剧《美狄亚》 的楼兰女 ,乃至传统观念中的“坏女人”——如《金锁记》 的曹七巧 。

  从梅派“非仙即后” 、高雅纯真 的女性角色 ,到跨越文化 、个性迥异 的多元女性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独家专访魏海敏 ,探讨东西 、古今戏剧审美中不同 的女性之美。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作为梅派传人,您认为梅兰芳大师如何演绎出中国古典审美中 的女性?为何能给人高雅纯真的感受 ?

  魏海敏:2021年 ,我创作独角戏《千年舞台》时 ,特别以梅兰芳大师《太真外传》中 的杨贵妃与《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两个角色来表达我在梅派艺术中观察到的、梅大师所创角色的特色 。

  梅兰芳大师生于清末,但真正发光是在民国时期 ,京剧已不再 是清宫皇室的禁脔 ,而是直接立基于普通观众了 。整个社会求新求变,有种不同于旧时代的开放性。过往旦角在京剧中多为边配 ,但在梅兰芳为首的艺术家的创造下,旦成为戏剧 的主角。而男旦 ,由男扮女那脱胎换骨 的神秘感,创造了审美的距离和风格化的空间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 的梅兰芳贵妃醉酒造型蜡像。熊然 摄

  上个世纪20年代,娱乐还没有那么多元,但已有了唱片,使京剧黄金期 的创作得以流传。1927年 ,梅兰芳大师以《太真外传》 ,在《顺天时报》举办的评比中获选为四大名旦之一。这出戏光在选材上就非常大胆 ,例如华清赐浴一场 ,这样“洗澡”的情节,梅兰芳大师竟有办法将之细腻地铺陈演绎为重点场次。梅大师以完全创新的唱腔,细细地铺陈了贵妃的羞涩情态 ;华清池水汽氤氲的氛围 ,将一个绝代美人给后人 的想像空间完全展现。梅兰芳大师是男性,他以素裙子和白纱象征了贵妃 的裸体,将之完全升华成一种视觉 的美感 ,满足了观众的遐想 。一段《听宫娥》,唱腔婉转动听 ,将“色”给雅化了,创造出一种高雅雍容 的风情万种 ,令人感到角色 的冰肌玉骨,一种骨子里 的洁白干净 。

  这种对角色干净本色的呈现 ,一直到梅兰芳大师 的压卷之作《穆桂英挂帅》,依然鲜明。时至1959年 ,梅兰芳已经许久没有创作,他从河南梆子戏中取材,将被朝廷冷落多年的老年穆桂英要不要在国家有难时重掌帅印 的心情 ,转换为极为经典的《捧印》一场 。穆桂英在佘太君的劝解下 ,理解到当回归初心、只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 ,过往朝廷的冷遇抑或二十多年没上战场,都不再是问题 。不可思议的 是 ,梅大师并不直接以语言表达这心境 的跃升与转化 ,而是从《姜维观阵》中吸取灵感 ,以哑剧的方式表演 ,纯粹以舞蹈来说明穆桂英 的思虑 。

2004年,梅派名家梅葆玖(梅兰芳幼子)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右)同台表演《穆桂英挂帅》 。江建华 摄

  当穆桂英最终唱出“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时 ,角色澄明干净 的心志有难以言说的动人力量。这份纯净的琉璃心,梅大师毕生都保有,也反映在他创造 的角色上 。很幸运 的是 ,《穆桂英挂帅》成为我演出最多 的梅派剧目 ,我也渴望尽到自己那一份纯粹 。

  中新社记者 :沉潜于戏曲这项中国古典表演艺术多年 ,您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审美中的女性之美 ?其与西方戏剧中对女性 的塑造和审美有何不同?

  魏海敏 :戏曲对演员有全面性 的要求,而不似西方古典表演艺术已划分为歌剧 、芭蕾等,分别以声音与肢体 的极致来塑造人物 。中国戏曲中的女性,不可能单靠甜美的嗓音就能满足观众,还必须有视觉形体上 的美感 ,要有婀娜多姿 的身段。仿佛中国人不相信人是有限制 的 ,对戏曲演员美 的要求不仅全面还是全能的 。一切唯美是从。

参观者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观看“剑舞流芳——梅兰芳经典名剧《霸王别姬》创排100周年专题展” 。田雨昊 摄

  此外,我有一个很强烈的体会 是,东西方对女性“性感” 的认识很不一样 。我曾经排过一出《艳后和她的小丑们》 ,讲埃及艳后 的故事 。埃及艳后在西方故事里是一个非常美艳也非常有智慧的女性帝王 。我演这个角色时感到,西方语境中女性 的“性感”,其实散发在这个女性的所有面相中,譬如她的说话 、动作。在东方人看来 ,这可能叫做“卖弄”风情,但西方人对身体散发的性感,似乎看作一件很自然 的事。这个性感不是贬义词, 是褒义词,是可以在女性身上看到 的一种风情。

  而在中国 ,虽然古语说“食色性也”,但我们在各个朝代里 ,为了杜绝男女之间关系的紊乱 ,似乎始终将“性感”视为“不允许发生” 的 ,尤其在戏剧当中。虽然历代诗词里还 是可以看到对风月场所女子风情的描绘 ,但正常人家里面好像绝对不可以谈论这个,我想这 是中西很不一样 的地方 。

  我从梅兰芳大师 的戏里理解到的女性美,则在于其举手投足间令人如沐春风。比如梅葆玖老师一直跟我说 ,虞姬 的美在于她在项羽眼中 的美 ,即便项羽落魄,她依然笑脸相迎 ,这种包容 、宽厚与温柔才是让项羽觉得迷人 的地方 。这大概就是不同文化之下美感的呈现。

2008年 ,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左)访问台湾,在台北科技大学演讲时,应戏迷要求表演《霸王别姬》片段,其台湾女弟子魏海敏(右)作陪并在一旁认真学习揣摩。耿军 摄

  中新社记者 :您近年饰演的新编戏曲角色中 ,有“麦克白夫人”“楼兰女” ,也有“王熙凤”“曹七巧” ,她们都 是个性非常强烈 、甚至扭曲或狠毒的角色 ,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中常见 的善良、大方、温婉 的女性人物。这种演绎体验 是否也给您带来过冲击和矛盾 ?

  魏海敏 :这些女性角色 ,传统 的说法是“坏女人” ,于我则更近于有个性的女人。

  首演于1993年 、改编自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楼兰女》 , 是我数十年来一再搬演的新创剧目 。在我年轻、刚接演此角色时,也曾怀疑过 ,为什么要对观众展示一个杀死儿女 的灰暗心灵 ?后来越演越感到 ,每个人的内心都曾有伤恸,有感到被辜负离弃 的那一面 。或许观众不可能做出美狄亚式 的报复 ,但却可以在观剧 的历程中 ,将自己受伤的部分 ,借由角色得到情感 的宣泄和升华。

  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金锁记》 , 是我打磨最多 的一出戏。曹七巧一方面被命运所掌握 ,也有一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她又没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为了立体呈现七巧从年轻到老、最后扭曲变态 的心境 ,我为她 的个性做了几种设计。她家里原是开麻油铺 的,只有兄嫂 ,心高气傲也颇善交际 。面临婚姻 ,七巧毅然选择高门,却没料到正房二奶奶 的头衔换来的是一生的幻灭 。对此七巧总以伶牙俐齿还击,她绝不服输,一切不顺意都是旁人错,不肯认命。

魏海敏(右)在京剧《金锁记》中饰演曹七巧。张丽君 摄

  站在曹七巧 的角度 ,她对儿女的控制完全说得通 ,也 是出于善意 。当我把这些心理全盘分析透彻,再来创造角色时,分寸就相对好拿捏了。后来有非常多人告诉我 ,在我演 的曹七巧身上,看到自己妈妈 的样子。太多母亲一辈子紧抓着儿女 ,把一生的怨尤以爱之名强行放在下一代身上了。

  我深刻地感到 ,此生每一个难解 的关系背后 ,都有必须学习 的功课。戏剧 是我的导师 ,教导我如何度过人生;只要专注,就会得到对于生命新的理解。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 ,探索塑造更多元的女性角色为何如此重要?

  魏海敏:在梅兰芳大师的时代,男性的距离 ,使他能在艺术手法上 ,以风格化的方式创造出许多极美的女性。四大名旦各有不同 的声音、形象 ,塑造 的角色人物也不同,因此在性别转换之时就可以建立风格 。而女性演员打扮、表演起来 ,声音、身段其实比较雷同,再谈形象风格 的建立,其实已不大有空间了。我身为女性 ,独有的 是真实 的女性生命经验与现代 的处境 ,也使得我更长于人性 的剖析。我们这个时代 的演员 ,我认为最重要 的就是对女性内在 的挖掘 ,如何把女性的各种精神层面挖掘出来 。戏剧是跟着时代走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 的生命经验 ,身为演员 ,我得想想这个时代 的观众需要的 是什么,人又有什么新的面貌。

2018年 ,“魏海敏她和她们”特展在台湾戏曲中心举行。特展以魏海敏在戏曲角色上 的多样面貌为主题 ,展现这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的百变青衣。图为魏海敏在特展上。张宇 摄

  我感到,时至今日,仿佛女性所受 的限制减少了 ,但真正要理解女性 的内在,还 是有很多空间,女性还是有很多被误解的地方 ,也还 是有很多女性被禁锢 、被漠视 。很多对女性的评价都是简化 的。而这个世界需要阴阳协调的能量,才能创造出和平美好的社会。当然 ,所谓阴性能量也并不单指女性 的力量,它指的 是人类之中包容、慈悲、温柔 的力量 。

2007年,台湾梅派传人魏海敏与师傅梅葆玖联手 ,同台演出梅派经典名段《贵妃醉酒》。杨婀娜 摄

  我自己的生命经验也成为演出戏剧的养分。我早年生长在一个世俗意义上并不特别美满的家庭,到了大约五十岁前后 ,我越来越觉得戏剧是一种“镜像” 。很多女性角色所做的生命抉择 ,可能是观众想做而做不到 的,角色却替她们做到了 。演员本质上是情感 的疗愈者,创造了一段历程,使观众得以一起经验。经验带来认识 ,多认识女性 的内在,才能带来了解与和解。(完)

  受访者简介 :

  魏海敏,国际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派传人 ,国光剧团领衔主演 。幼年受教于周铭新 ,及长受教于秦慧芬 ,毕业后受教于陈永玲 、童芷苓 。1991年拜入梅门 ,为梅葆玖先生首位入室弟子 。魏海敏的传统底蕴深厚,深得梅派精髓 ,擅长刻画与演绎不同角色 ,所扮演的舞台人物跨越流派 、穿梭古今,备受全球各地戏迷与表演艺术界的肯定。擅演《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白蛇传》《凤还巢》《霸王别姬》等梅派经典戏 。

  魏海敏不仅专擅古典剧目 ,亦开创当代戏曲表演典范。包括:“当代传奇剧场”《欲望城国》《楼兰女》 ;“国光剧团”《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金锁记》《快雪时晴》《孟小冬》《十八罗汉图》等。2009年与国际知名导演Robert Wilson合作《欧兰朵》 ;2011年主演白先勇改编话剧《游园惊梦》;2021年发表《千年舞台 ,我却没怎么活过》 。

55世纪

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 :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跨国企业在中国】

  编者按 :  走进在华跨国企业 ,听外企老总谈“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释“经济全球化之道”。

  中新网11月18日电 题 :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中新财经记者 张尼 宫宏宇

  “自中国开启药品医疗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后,新药获批明显提速。”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日前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

  她强调,诺华 是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的受益者,预计五年内将在中国提交50项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并计划2024年实现超过90% 的中国新药注册与全球同步。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财经:2021年诺华销售收入达到5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收入3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占到了诺华全球总收入的6%。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对于诺华的战略意义?   

  张颖 :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但依然还有许多未满足 的医疗需求。以心血管为例,中国约有3.3亿现有患者 ,其中高血压患者多达2.45亿。诺华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医药企业之一 ,从生产、研发到商业运营,全面布局中国市场 。我们不断聚焦重大和高发疾病领域 ,为中国患者提供高价值 的创新药物,应对他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目前,中国已成为诺华全球增长最快 的市场之一。

  中国市场一大特点 是韧性。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社会包括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少影响 ,但我们看到市场已经开始复苏 。诺华面对变化和挑战也及时调整 ,积极应对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区业务在努力之下仍实现了增长 。

  中新财经:每年 的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都备受关注。今年 ,诺华是医保谈判申报药品颇多 的企业之一,为何诺华近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医保谈判?

  张颖 :医保谈判常态化 , 是国家医疗改革 的重大举措之一 。诺华长期以来积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我们高价值 的创新药 ,这也是我们不断扩展医药可及性努力的一部分,和我们的企业使命高度契合。

  自2017年以来 ,诺华已有超过30款创新药物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 。2021年,诺华有6款医保目录内产品成功续约 ,1款新药以及2种新适应症经谈判纳入医保目录。

  近年来 ,诺华不断加快将创新药引入中国 的步伐。仅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 ,我们就有超过35款创新药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我们也深知 ,任何创新药物 ,只有让有需要的患者用得上,才能体现其最大价值 。未来 ,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医保谈判,并探索多元 的支付和多渠道创新方式,拓展医药可及性 ,让这些创新药造福更多患者。

  中新财经 :2015年至2021年 ,诺华有超过35款药物或适应症在中国获批。诺华在中国 的战略重点也 是不断加快引入创新药 的步伐,这 是出于何种考虑 ?

  张颖:自中国开启药品医疗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后,新药获批明显提速 。以2021年为例,全年审评通过47个创新药 ,是2016年的近5倍。

  诺华 是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的受益者。在新药审批不断加快的环境下,我们顺势而为,持续以创新驱动我们 的业务,并进一步聚焦核心治疗领域 ,加快在中国的新药注册申请。自1987年以来,我们有近90款新药及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其中有超过35款 是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获批的,包括可善挺等重磅药物。

  创新本身也 是诺华的主要竞争优势 。除了聚焦重大高发疾病领域的现有产品线以外,我们也拥有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未来产品线之一。我们预计五年内在中国提交50项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 ,并计划2024年实现超过90% 的中国新药注册与全球同步。

  加快创新药的引入 、造福中国患者是诺华践行企业使命的一部分 ,也是我们对中国 的承诺。目前 ,我们也积极与包括博鳌和大湾区在内 的各方携手合作 ,不断探索加快引入创新药物的各类创新方式。

  中新财经:中国药企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仿制药研发,诺华对此怎么看?

  张颖 :在全球医药行业中,诺华一直 是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之一 ,创新始终 是诺华的发展基石 。2021年,诺华的研发投入达95亿美元,占营收比例超过18%。

  在我看来,创新药和仿制药不 是你有我无的竞争关系,而应该是共同促进药物健康可及性的上下游关系 。原研药经过多年投入和研发后上市推广并得到专利保护,在专利到期后 ,仿制药的推出和上市则可进一步促进公共健康,同时也与保护原研药企 的积极性实现平衡 。

  医药研发和创新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才能真正释放医药创新 的活力 ,促进行业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为患者造福 ,提升国民整体健康 。

  中新财经 :在国家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不断推进 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诺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张颖: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21年医疗费用占全球 的比重已经达到11.9%,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 。

  未来10年内,中国将是诺华发展 的关键市场之一 ,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 。我们将聚焦心血管 、免疫 、肿瘤、中枢神经 、眼科等中国疾病负担重且诺华具有独特优势的领域,带来高价值 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

  我们正在不断加快创新产品在中国的注册申请、上市和早期准入。今年1-10月,诺华已有7个新产品及适应症(包括新剂型)获批 。另外通过“先行先试”等创新举措 ,诺华已有6款海外创新特药登陆海南博鳌乐城,5款药品登陆粤港澳大湾区 。

  我们也认为,在获得高价值药物的同时,提升诊疗水平,让有需要 的患者获得标准化和高质量 的治疗同等重要。为此,我们与国内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 ,共建重点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

  同时 ,我们也继续不断扩展医药可及性,通过医保 、商保多元的支付组合和渠道拓展等各种方式,与政府和全行业一道,让创新药物惠及更多患者。(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